天脉资讯
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

​2025外滩大会热议:AI重构产业生态?韩歆毅张雷朱啸虎共话入口与创业新机遇​

2025-09-11来源:天脉网编辑:瑞雪

在2025Inclusion·外滩大会开幕式上,一场以“破局与重构:大模型落地产业进行时”为主题的产业圆桌对话引发关注。蚂蚁集团CEO韩歆毅、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兼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、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三位行业领军者,围绕AI技术对用户入口、商业模式及产业分工的重构展开深度探讨。

当被问及“大模型是否会颠覆传统软件入口”时,朱啸虎以投资人视角指出,低代码、无代码类工具将面临AI的直接冲击,尤其是编辑、协作类软件。“用户规模缩减10%对这类产品就是致命打击,协同软件的市场规模未来会显著收缩。”他强调,AI产品的用户留存率是判断其潜力的核心指标,“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时代,用户召回成本呈指数级增长,留存数据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存活。”

韩歆毅则从应用场景出发,提出专业垂类AI的不可替代性。以蚂蚁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践为例,他指出:“健康需求具有高频、刚需特性,当AI医疗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并解决实际问题时,用户粘性自然形成。但现阶段AI更适合作为医生助手,通过人机协作释放医生精力,让基层医疗获得技术赋能。”

在硬件领域,AI正在重塑交互逻辑。张雷透露,小米内部数据显示,AI眼镜端呼叫语音助手的频率已是手机端的6-7倍。“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交互,AI眼镜可能带来下一代人机交互范式的变革。”他判断,具备超级粘性的场景将成为未来硬件入口的关键,“长期来看,AI眼镜比手机更有可能成为超级入口。”

对于AI商业模式的爆发节点,朱啸虎给出明确预测:“2026年将是AI应用大年,下一个字节跳动或小红书可能已悄然成立。”他对比中美市场发现,美国AI创业集中在B端,而中国在C端更具优势,“AI技术本身无国界,真正的差异在于用户体验设计,这正是中国创业者的长板。”

在垂直领域探索方面,韩歆毅以医疗健康为例强调,当前阶段应聚焦技术难点而非急于商业化。“高质量数据链、专业能力、抑制幻觉、医疗伦理这四大问题解决前,过度关注盈利模式反而会分散精力。”张雷则从硬件出海角度补充,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成本优势和AI生态优势需转化为用户场景的深度落地,“提升产品力和用户体验才是核心竞争力”。

朱啸虎总结道,所有技术创新最终要回归人性本质。“三十年来用户的核心需求从未改变,AI只是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态。”这场持续四天的科技盛会(9月10日-13日)通过1场主论坛、40余场分论坛、2场全球主题日及万平米科技展览等环节,为行业提供了深度碰撞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