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锂市场正迎来关键转折点。作为全球第二大锂矿企业及最大卤水锂供应商,智利矿业化工(SQM)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,其第三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4.04亿美元,创下2023年以来季度新高。这一成绩得益于锂产品销量与价格的双重提振,标志着行业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财报显示,SQM第三季度锂及其衍生品销量突破7.29万吨,同比激增43%;销售收入达6.037亿美元,同比增长21.4%。公司管理层指出,需求端的强劲表现超出预期,电动汽车行业与电池储能系统(BESS)成为主要驱动力。其中,储能领域对锂的需求占比已超过全球总量的20%,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。与此同时,供应链库存水平下降叠加近期供应中断事件,共同推动锂价企稳回升。
市场价格走势印证了这一趋势。国内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周三一度突破10万元/吨关口,创下2024年7月以来新高。尽管当前价格较2022年11月的历史峰值仍有较大差距,但较6月低点已反弹逾4万元。这种价格波动直接反映在矿业股表现上——全球锂矿企业股价在经历近三年低迷后,近期出现显著反弹。
行业动态显示,需求增长并非孤立现象。SQM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雅保此前披露,今年前九个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30%,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需求更是同比猛增105%。国内锂业巨头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近日公开预测,2025年锂需求将增长30%,供需关系转变可能推动碳酸锂价格突破15万甚至20万元/吨关口。
SQM首席执行官里卡多·拉莫斯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,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结构性变化。公司观察到多个终端市场同时呈现增长态势,特别是储能领域的需求爆发超出预期。基于现有订单与行业趋势,他预计这种上升势头将在第四季度持续,为全年业绩提供有力支撑。
从产业链视角观察,本轮复苏呈现多点开花特征。除了传统电动汽车领域,电网级储能项目的规模化落地正在创造新的需求增量。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,使得锂离子电池在可再生能源存储领域的经济性显著提升。这种趋势在欧美市场尤为明显,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近期进入建设阶段,进一步加剧了锂资源的争夺。


